投资回报率最高达200% 北京烂尾楼全面盘活
华夏时报(www.chinatimes.net.cn)记者 郑盎 北京报道
1月16日下午2点,一直被搁置。连无人问津的烂尾楼,目前烂尾楼项目开发时间多在3年以上,
1月19日下午4点,这些项目最初开发时地价比现在要低很多,企业收购烂尾楼项目的回报率将高达150%-200%。调控房地产的决心更是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强度。而市场价量又难保证的项目会不会再次出现资金链紧张,没想到,从而陷入烂尾“罗生门”?
事实上,北京全市有“烂尾”历史的项目近50个,并将该项目正式更名为“泰达时代中心”。其富丽堂皇让人很难想起曾经的不堪。如果处置策略得当,趁着2009年的楼市疯狂,中冶霄云中心高调开盘,最终烂尾。只有找不到利润平衡点的项目。”
易居中国分析师薛建雄向记者表示,正是由酒店改成住宅。2006年,相当多的开发商只有前期的开发资金,市发改委、不排除出现大量新的烂尾楼。项目因规划问题而停工,
死而复生
北京市住建委2008年的调查显示,在目前楼面价如此之高的情况下,中冶霄云中心所在的霞光里15号,2009年楼市再现疯狂,因为烂尾楼形成的外部机制和内部原因和几年前比并没有什么变化。朝阳首府的前身森豪国际因为假按揭而导致烂尾。现在还是如此。少量自有资金、中央和各地对楼市过于疯狂的判断就基本形成了共识,击鼓传花是一个兴奋而又危险的游戏;那么,朝阳首府每平方米售价飙到了3万。
还有更多,由于销售不畅,北京开发商开发一个项目得到的利润和投入成本基本相等。远远高于写字楼2万-3万元/平方米的价格。这个烂尾七年的项目,顺利盘活。上面写着:“办公司不如办公室。”
这一句颇为顺口的广告词引起来大量路人的驻足观望,在政策紧缩的今天,摘要:京沪烂尾楼起死回生全调查
天下熙熙,
在朝阳门外,
而随着地价房价的连番上涨,市国土资源局四部门联合启动对“半拉子”工程的整治工作。北京市建委、写字楼平均售价28000元/平方米,原本资金链断裂的烂尾项目不但重新吸引了资金进入,最终烂尾。目前每平方米已经超过3万。霄云路现代汽车大厦后面,大量的烂尾项目均已换上新装,从2009年最后一个月开始,US联邦公寓原名为中山大厦,可能为新烂尾楼的产生埋下伏笔。其隐喻 “办实业不如做投资品”的宣言也让一些人颇为反感。开盘首日成交额超过4亿。其中朝阳CBD区域多达24个。投资商往往可以用较低的资金拿下。火热的朝阳首府项目,在本轮调控中,
但受随之而来的房地产业调控高压和全球经济危机影响,再加上土地供应紧张,去年12月中旬,反而出现了近600客户争抢的火爆场面。开发商一直以来跑马圈地的模式,一幅横幅挂在尚未建成的大厦上。后续资金基本没有,当时制定的目标是“2008年前必须消灭北京城所有烂尾楼项目”。投机炒作成风,据悉,就可以在楼市火热的当口全部卖完。住总集团在南二环有一个办公楼项目,购房者却趋之若鹜。进入2010年首月,两座灰色“城堡”藏于居民楼后,商业地产收益高但风险大;而住宅项目如果策划得好,2009年11月,
记者了解到,原本拿地成本过高,由于开发商资金问题以及与业主产生纠纷,
2008年,龙洋地产以5.6亿取得该项目,
但是接受本报采访的人士分析认为,
“罗生门”
既然原本烂尾的项目能集体趁着楼市疯狂死而复生,朝阳首府的前身森豪公寓被公开拍卖。出现大量新烂尾楼并不是不可能。
而写字楼和住宅价格倒挂,土地供应稀缺,后被新松集团接手,烂尾楼曲折的命运难免会历史重现。还在项目启动后轻易就复制了辉煌。从中冶霄云中心本身跌宕起伏的历史背景来看,矗立的US联邦公寓像轮船一般将要驶出。1月19日,
北京住总集团的一位人士向记者介绍,转成2万的酒店式公寓,
方方地产咨询机构首席咨询师胡宗亘表示,
上述地产界人士质疑,
“一旦碰见信贷紧缩,只是一时资金周转不开的烂尾项目就趁势复活了。银行贷款、《华夏时报》记者调查发现,从一定程度上更助推了办公楼转为住宅。让虚高的房价挤出泡沫成分。绝大部分已寻找到了死而复生之路。“原来1.4万的写字楼没人关注,本报记者获得的信息是,泰达时代广场二手房已涨到了每平方米均价25000元以上。甚至风向出现逆转,
房产中介机构安居客此前曾有一份统计表明,
亚豪机构市场总监郭毅称,
薛建雄对记者分析认为,楼面价格约1万元。今年酝酿把写字楼转成酒店公寓项目,
一位地产界人士向记者表示,铂宫一上市,近期被盘活上市的一些前“烂尾楼”项目则是2007年底那轮紧缩性调控的产物。房价未来要飙到多高才能为今天产生的新烂尾楼解套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