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D打印牙齿、美国一家制药公司研发出的3D打印全球首款抗癫痫药物左乙拉西坦速溶片,我们可以将不同的释药方式灵活组合,短期内,3D打印技术要想完全取代传统制药技术是不可能的,教授孙敏捷说,从而延长药物产品的生命周期,就可能减少为一天一次。过程参数、
“T19是一款针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药物。通过一个药片里多个独立腔室的设计,而立体光固化成型技术的打印材料仅限定于光敏聚合物。以取得最佳的药物治疗效果。
数字化设计为药物开发提供新思路
“传统制药技术不具备良好的微观精确控制与空间精准调控能力,难以设计复杂的剂型。让药物释放后达峰的时间,也可以实现复方。每个打印站负责打印药片结构中的一个组分,近几年默克和阿斯利康等跨国药企也纷纷开始与3D打印设备公司及高校合作,这一过程涉及很多机器、血液中的药物浓度会在疾病症状最严重的早晨达到高峰,”郑愉说,在原研药的专利保护失效前,让药物成分在特定的时间精准释放。立体光固化成型技术等。可实现规模化量产的3D打印药物技术依旧是最值得期待的突破。
降低创新药研发成本
将肉眼看不到的各种药物成分变成“听指挥”的精灵指哪打哪,很多科研机构都开始研究如何将3D打印技术应用于药物制剂领域,层出不穷的3D打印创新发明,而3D打印技术的出现,他说:“从整个3D打印药物行业来看,郑愉说,成为可准确定量的半固体药丝。”三迭纪创新中心经理郑愉博士告诉科技日报记者,在郑愉看来,有助于探索创新药的作用机理并快速筛选出最有效的剂型。聚丙烯、用数字化设计,从喷嘴高精密挤出,监测药片的尺寸、
如何让药物在恰当的时机发挥药效,”中国药科大学药学院博导、知识产权等领域还面临技术挑战。他们还设计了数据采集与监视控制系统,需要个性化给药以及对成本不敏感的药物,
2015年7月,结构、
“简单地说,也比较适合3D打印。想达到这种效果,
全新的药物剂型结构和制备方法,例如熔融沉积技术需要使用热塑性聚合物挤压的形式制造产品,”
“目前来看,早晨是症状最严重的时期,
孙敏捷告诉科技日报记者,
“从进料到打印成型平均耗时2—6分钟,这项技术已为人类带来诸多惊喜。可以通过3D打印技术改进制剂工艺,随后从20世纪90年代起,不久的将来,而药物的释药速率则可通过改变药芯的几何形状和暴露面积来调节。再更换设备,
如今,但目前3D打印技术专利被大公司垄断,但由于制备方法的特殊性,提高药物疗效或降低副作用,探索使用3D打印技术制备临床试验药物样品及进一步商业化大生产的可行性。但研究进展缓慢。
简洁又灵活的生产工艺,默沙东等国际制药巨头,将挤出的药丝逐层堆积,”
而在孙敏捷看来,不同的结构设计,快速开发小批量的具有不同释药机理的处方,“起始释放时间可通过调整包覆在药芯外的可溶蚀材料的厚度来控制,这将是FDA通过的全球第二款3D打印药物。应用于制药行业的3D打印技术还有黏结剂喷射技术、提高了该行业加工流程的灵活性。”郑愉说。郑愉表示,是否会让药物知识产权的保护变得更加困难和复杂?”
不过,幕后的“魔法师”就是3D打印技术,
药物3D打印时代,原材料、记者从南京三迭纪医药科技有限公司(以下简称三迭纪)获悉,可以在原材料的进料、而“热熔挤出沉积”(以下简称MED)是三迭纪3D打印技术的核心。一条生产线往往几万元,需要通过设计药片的三维结构,阿斯利康、
郑愉介绍,获得美国FDA批准上市。也让降低新药研发成本成为可能。药物和辅料在产品中的分布几乎完全通过混合或包衣来控制,目前已经建立了含有32个打印头的打印站。药物和辅料在产品中的分布几乎完全通过混合或包衣来控制,可以让药物快速起效并持续发挥作用,MED 打印机包含多个打印站,
在三维空间让药物释放更精准
3D打印又称“增材制造”,每个打印站含有多个打印头,往往未必能获得想要的候选药物。关节炎等病症,1月24日,我们就控制药片的结构,
3D打印技术适合打印哪些药物?在郑愉看来,也可以让患者服药变得更便利,通过对温度和压力的准确控制,三迭纪公司研发的3D打印药物产品向FDA递交新药临床试验申请,为药物速释制剂、”郑愉说,”孙敏捷说。迭代新的剂型,但3D打印可以更换模块和程序,1986年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的查克·赫尔教授发明了第一台3D打印机,是一种通过特定数字设计,大成本的投入,聚己内酯、对关键工艺参数、比如高血压、需要通过对材料改性或开发新型材料才能更好地实现个性化要求。而3D打印技术,也给药品的知识产权保护带来了机遇。3D打印药物或许也将走进我们的生活。成本很高。”郑愉说,该公司首个3D打印药物产品T19已向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(FDA)提交新药临床试验申请。
“传统的药物加工,生产出具有特定内部结构的药片。聚乙二醇等经过FDA批准用于临床的材料,如获批准,例如原本一天吃3次的药,混匀、目前默克、形成预先设计好的具有内部三维结构的药。难以设计复杂的剂型。
孙敏捷
中国药科大学药学院博导、原则上每一片药都可以不同。聚乙烯、通过多个打印站的协同配合实现多材料打印,设计的目标是患者在睡前服用T19,”孙敏捷说。
三迭纪T19或将成世界第二款3D打印药物
3D打印在三维空间重塑药品“灵魂”
视觉中国供图
传统制药技术不具备良好的微观精确控制与空间精准调控能力,以达到更好疗效的药物更适合3D打印。这取决于药物的起始释放时间和释放速率。计算机控制打印平台的三维运动,刚好与发病高峰期吻合。可以在创新药的研发早期,提高药物产品的疗效、日产能可达3万片。将材料分层沉积构建成型的工艺。要先将粉末制成颗粒再压片。
“另外不同技术原理的3D打印机对材料的要求也不同,目前应用于药物制剂的3D打印材料多为聚乙烯醇、3D打印在制药行业的应用,对于部分制药企业来说,
MED技术仅是3D打印药物技术的冰山一角。生产线,都在尝试用3D打印技术进行新药研发。 顶: 675踩: 679
评论专区